2016年12月,市教委将东海学院列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立项建设单位(A类)。目前正式进入实施起步阶段。2017年3月22日下午,学校召开“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推进会。校领导及各项目负责人出席会议。创建办主任刘宝裕主持会议。
会上,我校顾问胡颂恩教授作主题讲话,谈如何推进学校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胡教授指出:行动计划的实施,一是厘清基本的工作思路,学校的总体目标、顶层设计、实施路径、推进举措要清晰。各学院第一负责人要充分考量为何要做,做成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必要的条件保障。二是明确行动计划的要核,行动计划绝非一般日常工作,要在原085工程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要凸显三性:创新性、发展性、针对性。推进行动计划落实,建设目标要更加明确;建设内容要更加细化,能落实;验收要点更加清晰详实;建设路线图要更加可操作、可执行。三是提前预做验收准备,验收要点要列出明显的增量,要有标志性成果以及可推广辐射的典型案例。胡颂恩教授由衷希望通过实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东海学院的办学实力上一个新台阶。
尹雷方副校长对实施行动计划的近期工作做出安排:一是强化创新意识,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常规工作;二是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实施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完成预期任务,要凸显创新和发展;三是开展深度调研,经过比对,找好标杆;四是修订完善实施方案,特别是验收要点,要体现标志性的成果;五是制定好年度计划并组织专家评审;六是强化绩效考核,次年经费与当年绩效挂钩,充分发挥专业主任及项目负责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项家祥校长着重从背景、前景、过程三个角度谈建设优质高职院校。项校长指出: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然而现在面临着:规模扩张已达极限;考试招生不断变革;自主办学逐步扩大;校际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元主体参与办学;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等八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他指出,“优质高职院校”中的“优质”不仅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质的标准,而且也反映学校对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意度。政府视角的“优质高职院校”与行业视角不同,前者关注学生就业率,后者重视培养人才的质量。学校管理者则比较关心优质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率和排名,着眼于一流。而师生眼中的“优质”则重视第一次就业和终生职业生涯的服务。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理解。优质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立德树人;二是教学相长;三是坚守质量标准;四是实施有效教学;五是要有团队精神。项校长最后强调:一要理清思路,立足创新,追求发展,完成既定目标;二要充实内涵,专业建设是核心,质量提升是抓手,每个专业应显现不同特点;三是明确目标,要与标杆相比,从追寻标杆到学习标杆再到建设成为标杆;四是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和项目要扎实仔细地做。
会上,党委书记赵佩琪宣读了学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创建办对近期工作的实施也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本次会议既是一个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动员会,也是一个启动会,今年我校创建优质高职院校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质管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