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访问量:1000今日访问量:2298532023年03月17日

凝练特色创建品牌引领我校“十三五”发展

资讯来源:招生办公室发布时间:2015-11-20点击数量:0

 

从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到市级特色建设校,东海学院磨砺22年;从平凡到领跑,东海学院用3年时间完成了诸多零的突破,“十三五”时期,已经深度融入职业教育的东海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谋划未来的发展。

一、   回顾2015 创建特色成效显著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校在民办教育的领域里,率先尝试、率先改革,追求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2015年,我校以双百工程强师工程为经纬,在“八大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

—— “双百工程”二期完成:三年中建成65门校优质课程,25门校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课程,获批一个市级教学团队、一位市级教学名师,出版教材30余种,2500个资料课件进入到网络公开课资源(MOOCs)的启动行列中;

——实训室建设新增“8大成员:新增完成金融综合实训中心、会计实务训练中心、商贸实训中心、航空模拟舱、艺术创作实训中心、扩建机电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积极筹建影视动画大师工作室,机电大型数控加工中心实训室;

——师资队伍建设稳中求进:有11位教师晋升中级、副高级职称,引进教师研究生学历以上比例占66%,辅导员队伍研究生比例已占31%,出国外访学、进修、带领学生考察的教师人次创历史新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提高。所有学院都已配备行业专家作为兼职院长(系主任)、兼职专业主任;

——学生公寓、浴室项目开工:目前,7000m2学生宿舍建设已经开工,建成后将为学校解决每年近1000名学生住校问题,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招就工作踏实有效:在生源下降、学费标准普遍增加的情况下,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学校全日制学生超过5000人;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8.41%,签约率88.57%

——特色校建设喜迎验收:五大特色专业和校园信息化建设在政府扶持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由量变到质变,跨越式发展让人耳目一新,学校已经准备文字材料数十万字,校史馆重新布局,纪录片已经开摄,准备迎接市教委的验收。

——获奖佳绩含金量高频率高:继报关获全国高职院校技能比赛一等奖之后,又有会计、电子商务分获全国三等奖,市级教师教学竞赛获二、三等奖,影视动画专业获全市高职教学比武三等奖,会计专业获市级一流专业建设,影视动画专业获市级产教研协同基地建设,这在上海市民办高校中屈指可数;

——学生工作接地气获好评:我校专职辅导员平均年龄28岁,全部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年纪轻,勇担当,觉悟高。1110日,市教卫党委对我校学生工作进行督查,赵佩琪书记亲自汇报,督查组给予高度评价。

二、   展望十三五创建品牌磨砺以须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现代职业教育肇始以来,职业教育与“民生”息息相关,当今,科技发展的瞬息万变无不启示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看得懂、看得清、跟得上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育人理念。对民生念兹在兹,对发展就会殚精竭虑,我校“十三五”发展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战略思维,突出国际视野,突出改革创新,突出公众参与,突出科学规范,以民生为导向,攻坚克难,创建东海品牌。

——“目标”:

到“十三五”规划期末,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市“融职业教育和高层次职业培训于一体、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职业教育品牌院校,探索和践行现代大学制度,建立起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长效机制,力争成为上海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上海高职教育的一个样板、现代民办高职院校的一个典范

——“三个建设

1.基于学生提升职业层次的教学建设

1)专业结构优化:加大专业调整,增强具有发展前景和符合民生需求专业的建设力度,重点扶持,并逐步形成品牌专业乃至一流专业;

2)课程成果突破:巩固“双百工程”课程成果,打造更多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3)培养观念转型:按照上海市教委“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人才贯通培养的总体思路,与本科院校合作,实现中高本全面立交贯通,有序推行“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课程体系完善;对接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课证试点建设:扩大“双证融通”专业数量,增加高职“双证融通”专业建设试点;

6)特色专业辐射:完成会计专业“市级一流专业”和影视动画专业“基于移动终端的影视创作产教研协同基地”项目建设任务,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创新学校产教研一体化的教学格局;

(7)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层面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与市人事局、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协作,发挥校内实训优势,遴选高层次(集团)企业成为合作伙伴,确立我校在相关职业技能鉴定上的主导权;

(8)合作办学多样:开展学历教育、考试和技能考级、短期交流和游学的形式的合作,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9)实训环境赶超一流:建设设备一流、管理一流、实训模式一流、实训效果一流,在本市同类型高职院校中发挥标杆性示范作用。

2.基于教师完善专业素养的队伍建设

1)“内培外引”壮队伍:通过“内培外引”的途径,充实师资队伍从政治思想上、专业业务上、工资待遇上关心、扶持;

2优化结构”强力量:通过培训和考核相结合的途径,优化师资职称、学历和专兼职比例,并形成合理比例的老中青梯队;

3双师建设出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比例,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项目,争取实现科研论文的SCIEICSSCI新的突破。

3 基于校园和谐人文生态的内涵建设

1)文化氛围:艺术育优雅,文化立品格,学校努力培育和打造以“和谐、包容、求实、创新”为内核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东海校园文化:延拓“东海讲坛”;扩大学生发展中心;引进高雅艺术;组建学生艺术中心,让学生施展才华,沐浴情怀,陶冶情操。

2)校园规划:完成学生公寓和第二公共浴室共15000m2的建设;完成实训大楼近40000m2的建设;完成室外操场重建,体育馆大修,教一、二楼改造,校园绿化整体建设;完成水、电智能、节能平台;把东海学院建成有人文气息、有艺术氛围的花园学校。

“十三五”发展规划是我校跳出局部发展全局的战略,我校已经驶入多元发展的“快车道”,在各级政府和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全校要点、线、面联动,齐头并进,绘好“一张图”,走活“一盘棋”,共创丰富多彩优质的职业教育品牌。

                                                                 (党政办 供稿)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