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访问量:1000今日访问量:4622192025年07月10日

走近严玉康老师:事业在东海拓宽

资讯来源:招生办公室发布时间:2014-11-11点击数量:8

         117下午我校举行“名师访谈”第二讲,请到了学校“校长特别奖”获得者、经管学院院长严玉康教授。此次访谈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项家祥、党委书记赵佩琪出席并作了讲话。

        主持人岳宝华老师以严玉康老师的童年、少年、青年三张照片拉开了本次访谈的序幕,与在场的数百名观众一起走近严玉康老师。看到照片后的严老师,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艰辛的求学之路,讲到动情之时,严老师的眼眶禁不住有些湿润。从教至今已有30年的严老师,在讲述如何成为一名教师时,颇有些感慨,大学毕业后出于对启蒙教师的感激之情,走上了教师之路,这一走就是30年。当然,严老师毫不讳言地说,这一路上曾经也有过动摇,当时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作为第一批拿到注册会计师的极少数人,许多著名会计事务所陆续投来橄榄枝,开出的工资、福利是相当诱人的,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是坚持在教师岗位。通过严玉康老师一系列回忆性叙述后,现场观众对严玉康老师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对于严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产生了敬佩之情。当主持人谈到如何从一名外聘教师到现在担任东海学院二级学院的院长,如何在学校建立第一个“校中厂”——东竞财务公司以及如何实现零的突破在全国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严玉康老师饶有兴致地说:“13年前很幸运地成为东海学院的一员,就是在东海学院这个广阔的大舞台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对待学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决不能仅仅从成绩上定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校中厂”的建立是我校特色校、示范校的建设需要,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需要,“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良好的专业建设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高职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教师的基本素养,还应有一定的校外实践经验,努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后,谈到如何理解“四有”好老师,严老师动情地说:“好的老师,一是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这样才能投入极大的热情;二是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尤其是对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师而言,一定要有丰富的校外实践经验;只有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行业需求,服务社会”。

        访谈最后项校长作了精彩的点评,他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此次访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的严玉康老师,却成就了不平凡的教育事业,我们要学习他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事业心和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赵书记在总结本次访谈讲到,学校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学生遇见好老师是学生的幸运,在严玉康老师身上,让我们切实看到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我们要以严玉康老师为学习的榜样,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争做“四有”好老师,以实际行动为我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jpg

2.jpg

                                   

                                                                       (校办 供稿)

上一篇:下一篇: